讓顧客主動“拍拍拍”【重慶火鍋底料批發(fā)在哪】
拍照成為新時代的日記,當分享照片成為一種主流社交方式,其中的傳播價值就令餐飲品牌無法忽視了。
辛苦找人畫背景,為何無人拍照分享?
為了開發(fā)顧客自傳播的價值,許多餐廳老板都使盡了渾身解數(shù)。
小李開了一家懷舊風格的重慶火鍋店,室內的各面墻都精心畫上了壁畫和標語,滿載著80、90后的回憶。
開業(yè)一段時間后,他卻發(fā)現(xiàn),餐廳并沒有如愿變成大家的拍照圣地。最失落是他的得意之作——“麻將三缺一”。
這幅畫前面放了一條長凳,坐在上面好似在和畫中人搓麻,頗有趣味性。
旁邊,小李還特地貼上一張“提示”:在此處拍照分享可以獲贈小食甜品一份。但拍照者卻寥寥。
他琢磨了很久,才發(fā)現(xiàn)原因跟餐廳的動線有關,這面墻位于一進門的右側,而顧客進店后會左轉入座或者直行上樓,玄關空間有限,能注意到右側墻面并停留的人就很少了。
那些引發(fā)拍照的餐廳,都用了哪些心機?
可能你覺得,那些網(wǎng)紅店之所以成為打卡圣地,賺足了網(wǎng)絡傳播的流量,是因為他們的場景有趣、菜品美艷、服務員會來事。
可是真的去模仿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沒那么簡單。因為這些表象背后的,是餐廳的一個個小心機。
1.動線——幫顧客找足9個拍照點
餐廳要美美噠、要場景化,做到哪一步才算夠?這是令餐飲老板很頭疼的問題。
事實上,一個成功的餐廳空間,不全在于花了多少錢裝修,而在于你有沒有替顧客找到“拍照點”。
作為北京的熱門排隊餐廳,局氣的創(chuàng)始人韓桐每次去驗收新店時,都會拿出手機按照顧客的消費動線走一遍,看能不能湊齊9張值得拍照的畫面。
微信票圈發(fā)圖最多可以發(fā)一個“九宮格”,許多“處女座”顧客每次必須湊齊9張才發(fā)。也就是說,一家餐廳里有9個以上的“景點”,才是成功的布景。
一味追求“造景”,裝修成本變成了天文數(shù)字怎么辦?善用道具的好處就發(fā)揮出來了。
軟裝道具是網(wǎng)紅店的寵兒,因為它成本低廉容易替換,能夠不斷地給粉絲制造新鮮感。
同時,對于常常需要更新菜單的餐廳來說,及時根據(jù)新品來添置軟裝道具吸引拍照,可以收獲很好的推廣營銷效果。
2.“造燈”——把顧客襯托得更漂亮
除了“造景”能力,追求拍照視覺效果的另一個重要維度是“造燈”,餐廳畢竟不是旅游景區(qū),在餐廳里拍照主要是拍人,所以環(huán)境要能襯托人。
奈雪的茶對于燈光的把握就被業(yè)內稱道,在設計門店時,專門請來了懂舞美的團隊來調試燈光的亮度、角度、色溫,使拍出來的人像精神奕奕。
粉色主題餐廳越來越多,也有這樣的因素,柔和的粉色光線可以使少女們的面色更加紅潤好看。
3.“暗示”——引誘顧客乖乖拍照
菜品是餐廳重要的拍照觸發(fā)點,把菜品做得美,有助于傳播。然而這是不夠的,還需要對顧客加以“暗示”。
首先,菜品最好帶一些主題性,這可以使得畫面有“敘事能力”,不會顯得呆板。
香港茶餐廳“點心代表”就做得很好,它將emoji表情包、蠟筆小新、加菲貓等元素與食物相結合,定期推出新的主題菜品,店內顧客無不拍照分享。
除了菜品本身,更“露骨”的暗示可以由服務人員來進行。局氣的大廚在為顧客端上烤鴨時,往往會“詢問”:“您還需要拍照嗎?我馬上要給各位片烤鴨啦!”
4.互動——讓顧客秒懂、零門檻參與
說起來“互動”,有一類餐廳的做法是:拍照分享可獲贈菜品一份??墒沁@真的不流行了,為何不去看看抖音呢?
與顧客進行有趣的互動,使得一批餐廳在抖音上紅了。無論是“挑戰(zhàn)10秒”還是“釣龍蝦”,都是屢試不爽的吸睛法寶。
為什么這些互動引發(fā)了傳播,首先是因為活動項目獨特有趣,具有觀賞價值且門檻低。更重要的是,基本上通過一張截圖、幾秒視頻,你立刻能明白這些小互動是怎么玩的。
蜜雪冰城連續(xù)策劃了“粉色泡泡灣”、“返老還童小學”兩個成功的快閃店,每次都引發(fā)了刷屏。CMO餐飲專家說,在快閃店開幕之前,他們會對店員進行一次集中的“拍照培訓”。
“門店各個環(huán)節(jié)如何引導顧客拍照都有講究。比如一進門的飲品窗口,對于引發(fā)顧客的好奇心非常重要,但是由于空間狹小人流密集,服務人員在維持排隊下單秩序的同時,不可能長時間和顧客解釋來龍去脈。必須設計簡單明了的一句話,讓顧客知道,我們到底在干什么。”
5.情緒——引發(fā)顧客共鳴
拍照分享本身就是一種傳遞情緒的方式,那么善于捕捉情緒,再將其變?yōu)榭吹靡娒弥膱鼍昂偷谰撸瑐鞑プ匀痪蛠砹恕?/span>
擁有百萬級公眾號的胡辛束,對于情緒的拿捏帶有媒體人的敏感,她的奶茶品牌,定位就是“情緒茶飲”。
店內每一杯茶飲都有情緒成分表,比如說“借奶消愁百利甜”,它的情緒成分表就是:10%貪歡+25%曖昧+20%清醒+30%沖動+15%敏感。這樣的飲品每一杯幾乎都能引發(fā)顧客拍照傳播。
“我們希望能讓大家在喝這杯茶的時候能有情緒上的共鳴,找到屬于自己的情緒。”胡辛束說。
個性鮮明的情緒宣泄,非常容易激起共鳴,充滿年代感的“過去進行食”、“春麗吃飯公司”,都是調動了顧客的某種情緒成為了潮人的拍照圣地。
想精準地觸發(fā)情緒,考驗的是餐廳對于目標人群的精準研究。
你必須明白,到底是什么引發(fā)了拍照分享
事實上,拍照發(fā)朋友圈也好,拍視頻發(fā)抖音也好,都是一種傳播和分享的行為。你得清楚真正引發(fā)顧客傳播的觸發(fā)點是什么。
對比成功和失敗的案例可以發(fā)現(xiàn),一些餐廳在促進拍照分享的思路存在誤區(qū):“拍照打卡”的本質,并不是商家與消費者的互動,而是消費者與自己朋友圈的互動,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語境。
也就是說,餐廳營造的場景也好,道具也好,菜品也好,都必須能替消費者,向他自己的朋友“說出”自己沒說出口的話。
餐飲專家也有這樣的反思,前不久他們借六一兒童節(jié)做了一次快閃店活動,并專門為活動開發(fā)了一款特飲“返老還童水”。這次活動的主要宣傳語如圖所示,蜜雪冰城帶你返老還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