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死也沒明白他輸在,菜品定價,這怪誰【重慶火鍋底料廠排名】
菜品價格怎么算合理呢?
很多失敗的餐飲老板,到死也沒明白他輸在:菜品定價
有餐飲老板昨天吐槽,說看到餓了么外賣平臺上有商家搞活動滿25減19,滿30減24,覺得這價格太夸張了,簡直不是人做的,這特么是虧本賺吆喝嗎?
我如果說可能這個價格,人家老板還賺錢,你相信嗎?
首先,他網(wǎng)上的單價可能已經(jīng)比堂吃的價格提升了不少,相當于商場節(jié)日里提高原價再打折的套路;
其次,人家老板可能是把這個自己貼的錢,當成一種營銷投入,把單量,排名給短期內(nèi)刷起來,效果立竿見影,這個比你花錢去讓某些餐飲大號寫軟文,要好很多,可能還更省錢。
最關鍵的,人家老板的進貨渠道牛逼,成本便宜到你想象不到,所以人家賺了吆喝,也賺錢。
最最最關鍵的,網(wǎng)上點外賣的,還是貪便宜的吊絲多,價格是王道,沒有忠誠可言,性價比高的永遠受歡迎。
延伸一下,餐飲老板定價格,最該考慮的是你的目標消費群體的可接受,愿意花的價格。至于你所自我定位的檔次,裝修,可能是錦上添花,但絕對沒大用。
消費者來你這吃飯,不會算你裝修花了多少錢,營銷花了多少錢,他只看菜品質量和價格,最多加點服務。
對于普通餐飲來說,從消費者評價角度來簡單分類,有以下四個類型:
1、好吃又便宜;
2、好吃但貴;
3、不好吃但便宜;
4、不好吃還貴。
基本上類型4,會先死,死得一點懸念也沒有,把消費者當傻逼的店,后果都很慘。
其次,3這個類型,可能會先走一步,因為價格便宜,初期還能吸引點貪便宜的顧客,但因為不好吃,基本沒有回頭客了,多活了那么三五天。
1和2這兩個類型,現(xiàn)實中,都活的不錯,因為各自的目標群體不同;
2的客戶群是對價格不敏感,但追求口味,就餐環(huán)境和服務;
1的客戶群,就是廣大吊絲嘛,或者說最廣大的普通消費者。
其實還有一類的定價,也能做的不錯,就是口味絕對可以85分,但價格中等偏上點,不算便宜也不算貴。
現(xiàn)實中很多餐飲老板會往這個方向上靠,覺得純低價的餐飲,賺錢太累,跑量嘛,太高端的,自己也玩不了,中端點的,正適合自己的定位。
但殘酷的現(xiàn)實是,死掉的餐飲,多數(shù)都是走中端路線的。
這里面有個陷阱,其實中端定位的餐廳,競爭是最激烈的,
而且那些看似生意興隆的中端餐廳,其實很多菜肴的口味可以算到有強烈特色,或者不比高端餐飲口味差,但人家放低身價,降維打擊,來到中端市場,馬上就能圈粉無數(shù),比如上海本幫三林菜館,口味是普通餐飲中絕對一流的,上過舌尖上的中國,價格中檔偏高一點,整體性價比很高。
而有些本來就是低端口味菜品的老板,以為裝修得有逼格點,菜式弄得花哨點,就擠進中端圈子了,其實是拔苗助長,豬鼻子插根蔥----你裝象啊,結果當然不會好。
餐飲菜品定價,不是低就一定好,也不是高就能活。
關鍵要你的消費者買賬,才是關鍵的,不然都是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