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餅果子想當街頭小吃一哥,烤冷面堅決不服重慶火鍋底料哪家好,重慶火鍋底料廠地址以及重慶火鍋底料牌子,網(wǎng)友問重慶最有名的火鍋底料在重慶火鍋底料在哪里買,小火鍋底料批發(fā)重慶火鍋底料哪家好呢?
何止是人有江湖,看看那些早起晚歸的街頭小吃攤,聞聞那飄著的人間煙火味,又何嘗不是一個江湖。
很長時間以來,在小攤美食的江湖里,煎餅果子始終在全國多個街頭,穩(wěn)穩(wěn)占據(jù)著霸主地位。
說它是街頭一哥,毫不為過。
雖然身處小攤,但只要煎餅想,它幾乎可以卷下整個世界。
從最初的薄脆,腸,蛋,再到后來的雞柳,土豆絲,豆腐皮,都可以被它攬入麾下,共闖江湖。
估計至少得二十多年了,在街頭的小吃江湖里,煎餅果子總是能從容地笑對各路對手。
直到打北邊來了一個“悍匪”之后,事情開始起變化。
悍匪名為烤冷面,有時會加個“哈爾濱”的前綴,以示“東方小巴黎”的高貴出身。
然而,有很多哈爾濱乃至東北人表示,自己第一次吃到烤冷面,并不是在故鄉(xiāng),而是在山海關以南。
這說明,雖然掛著地名,但烤冷面的起源卻充滿神秘色彩。
身處街頭的它,甚至得到了與過橋米線、涮火鍋、水煮魚這些飯店美食同等的待遇,被民間歷史學家賦予悠久淵源,歷史從十幾年被拉長到了兩千年。
但實際上這都是扯犢子。
不用糾結烤冷面的出身、戶口,在它飄出的香味面前,吃它,就完事了。
這幾年,隨著吃到烤冷面的人越來越多,煎餅果子的街頭一哥地位,已然岌岌可危。
假如煎餅果子會上網(wǎng),然后搜"烤冷面好吃還是煎餅果子好吃",首頁出來的答案,一定會讓它沉默:
"因人而異"這四個字,是在用潛臺詞告訴它:餅哥,對不起,你已不再是我唯一。
煎餅果子慌了。
尤其是眼下這個寒冬時節(jié),是煎餅果子受到傷害的高峰期。
夜晚逃離工位的一線青壯年勞動者們,會在烤冷面攤子前,拋棄所有體面,邊跺腳驅(qū)寒,邊吞咽自己的哈喇子。
某天,煎餅果子鼓起勇氣,聞了聞深夜歸家的你,不禁流淚唱出:
你身上有隔壁的烤冷面味,是我煎餅犯的罪?
我替煎餅果子反省一下自己
倒退十年,當我還是個小鎮(zhèn)初中生的時候,相距十米都能聞到煎餅果子的香味,那是一種讓吃飽了的人變餓的神奇氣體。
油炸加鐵板的香味,能讓人想象出一幅美景圖:剛炸出鍋的油條,正在被包裹進面糊餅里。
當它被裝進塑料袋送到我嘴邊時,為了避免水汽把餅皮打濕,我寧愿忍受燙嘴的皮肉之苦,也要趁熱把它吃完。
這時候,煎餅包裹的熟雞蛋液是嫩的,油條是酥的。
即便馬斯克也不例外
剛出鍋的煎餅溫度高,人們把它從左手騰到右手,在冬天的清晨,邊吃邊向天空呼出白氣。
然而當烤冷面出現(xiàn)之后,它把這一切的過程都給顛覆了。
裝備上,它把塑料袋換成暖手小紙盒。
入口的感覺上,它用暖替換掉煎餅果子的燙。
改變,就這樣發(fā)生。
當人們體驗過這種暖,就會偶爾嫌棄吃煎餅時那種左手右手快動作的折騰:你貼得越緊,她逃得越快,這種手感的痛苦,像極了舔狗的愛情。
煎餅果子沒處理好這段身體接觸的關系,它輸在根兒上。
城市饑餓游戲
吃了這個烤冷面之后,就把它忘了吧。
被煎餅果子喂飽的肚子,又讓烤冷面熏餓了,讓人們忘記自己是吃過主食的人,這是一場城市街攤的饑餓游戲。
餓了襖
烤冷面攤前,呈現(xiàn)出一個眾生平等的小社會。
人們不論貧窮還有富有,不論缺鈣還是缺愛,在嗅覺、味覺的誘惑面前,會暴露生而為人的本能。
再狠的花臂大哥,也抵擋不住加腸加蛋的誘惑,紛紛破了功。
再忙的搬磚白領,也愿意排個十幾分鐘,為自己來一頓湊齊酸甜辣多種味道的宵夜。
不論他們是脖子掛著金鏈,還是腳下踩著AJ,不論他們排隊看的是快手老鐵,還是知乎精英 ,都會一邊故作鎮(zhèn)定地刷手機,一邊緊盯著鐵板上發(fā)生的一切。
他們吞咽口水的樣子,烤冷面記得清清楚楚。
這段吞口水的記憶,可以追溯到我上中學的夜夜夜夜。
校門口有個烤冷面攤,我沒問過攤主名字,就叫他阿餅吧。
晚課上完,大概十點五十,出校門準能看見阿餅。他的烤冷面是方圓幾里最香的,香到自習室里。
盡管在他旁邊,有臭豆腐、酸辣粉等深夜美食,但每當前一天我下定了決心,明天不吃烤冷面,試試別的的時候,第二天還是會走到他面前,叫份烤冷面。
阿餅記性特別好。記性好是每一個行走江湖的烤冷面手藝人的必備技能,因為食客對烤冷面的要求五花八門,稍縱即逝。
加糖加醋、少糖少醋、半糖半醋,這些要求就跟奶茶放糖放冰一樣,對制作者高標準、嚴要求,放錯了就會觸及到食客的雷區(qū)。
你做不到讓一個不愛吃香菜的人喝香菜汁,無法讓不愛放蔥的人愛上洋蔥。
面對食客的個性定制,制作者的態(tài)度,決定了他能擁有多少回頭客。
阿餅的烤冷面,在我大學上了很久,吃過不止一家烤冷面之后,抵達了真香的最大值。
我很想他。
烤冷面不是鐵板燒么?
二百多一人的鐵板燒,帶給你煙熏火燎的快樂,烤冷面也能給你。
最關鍵的是,啥也別問,給它五塊,它就愿意被你帶走。
沒錯,鐵板燒的快樂,五塊錢就能買到。
北方的烤冷面有兩種做法,一種是冷面卷,另一種是冷面塊。
冷面卷顧名思義,用冷面包裹住香腸和辣條等配料,裹成一條冷面卷,制作者用小鐵鏟切好放進塑料小盒里。
而冷面塊相對復雜一些,需要在烤冷面的冷面還是方方正正的時候,把它切成小塊,緊接著把洋蔥、香腸跟冷面一起炒。
在冷面的水分被鐵板吸差不多的時候,從它們腦瓜頂上猛澆一注醬汁,讓它們發(fā)出熱熱鬧鬧的聲響,趁熱炒兩下,讓香辣咸香浸透冷面,趁冷面不注意,撒點辣椒面,以示眾人。
我在想,烤冷面的師傅和鐵板燒的師傅是不是同出自一個師門。
每當我看見鐵板燒師傅切牛排的時候,我總能想到樓下的烤冷面大哥。
他們有相似的手法,卻烹飪著天壤之別的食材。
在此強烈建議將烤冷面選入鐵板燒餐廳菜單,當作民俗特色菜限量供應,糙糧細做,食客還會覺得老板有情懷。
當竹蜻蜓的浪漫被竹簽子奪走
煎餅果子是用竹蜻蜓攤的,從小到大我一直深信不疑。
帶哆啦A夢四處飛的竹蜻蜓,終于肯下凡,關心柴米油鹽了。
但這種童年浪漫,被扎烤冷面的竹簽子奪走了,因為竹蜻蜓普遍出現(xiàn)在早上,而竹簽子,扎穿一日三餐。
你可能不允許別人分走你一半煎餅果子。
但對于烤冷面,就不一樣了。
你手里的竹簽子,會扎一塊烤冷面,主動送進別人嘴里,這便是烤冷面教你走入社會的第一步。
你們會聊烤冷面的口感,也會聊別人的烤冷面比自己碗里的香,烤冷面的社交屬性,在此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
也許在多次猶豫之后,你發(fā)現(xiàn)你選擇烤冷面的時候更多一些,其實,是烤冷面選擇了你,在選擇你之后,變成你喜歡的樣子。
它們會讓自己在口感上比煎餅果子更濃郁,使咸味和番茄混著面醬汁兒的妖嬈味道抵達頂峰,制作過程比煎餅果子更吸引你。
它們還會憑借人氣,從親民的街頭,向高端的商場擴張。擴張速度之快,讓你在二環(huán)都能看見"N環(huán)冷面王"的烤冷面連鎖品牌。
當你還在為“階層固化”焦慮時,烤冷面卻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階層躍升。
勵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