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來了,究竟是消費降級了?還是消費升級了?還是消費需求變遷了?
答案就在新餐飲。
今天,我們講講兩組新餐飲商業(yè)邏輯:
連咖啡、奈雪の茶火爆的秘訣是什么?
同時,我們還要介紹一種經營策略的分析框架:底層邏輯、算法邏輯、商業(yè)邏輯。
簡而言之:
底層邏輯,就是核心能力。
算法邏輯,就是運營能力。
商業(yè)邏輯,就是盈利模式。
新餐飲邏輯一
新業(yè)態(tài)
新咖啡:連咖啡
將 “人找咖啡”重構為“咖啡找人”
定位策略
在用戶認知中,連咖啡的關鍵詞矩陣:
社交咖啡
咖啡車間+外賣咖啡
以人為中心的咖啡
年輕人在互聯(lián)網表達情意的小禮品
Slogan:傳情達意,無所不在
經營策略
1.底層邏輯
星巴克的定位是“中產階級的第三空間”,它是以場景為中心的傳統(tǒng)咖啡優(yōu)秀代表。
假設沒有互聯(lián)網,幾乎沒有人能夠挑戰(zhàn)星巴克的行業(yè)老大地位。
連咖啡選擇了一條差異化道路:社交咖啡。
咖啡在中國有每天喝一杯的重度用戶,這部分人約占咖啡用戶的5%,剩下95%的用戶是輕度用戶,他們是時喝時不喝,隨機喝咖啡。
如何讓 5%的人,撬動、激活那9 5 %的人,就是社交咖啡最大的秘訣。
2.算法邏輯
① 種子用戶
連咖啡,最早是做星巴克咖啡代購的,積累了咖啡用戶。其中一部分每天1杯咖啡的重度用戶,就是連咖啡的第一批種子用戶。
② 場景再造
連咖啡設計了“我的咖啡庫”,把線下購物券搬到了線上,把線上購物車進行了社交功能升級。
③ 社交裂變
連咖啡設計了一套社交裂變體系,比如:
咖啡福袋: 微信紅包的變種
萬能咖啡: 批量套餐的變種
成長咖啡: 會員積分的變種
手氣咖啡: 現(xiàn)金券的變種
口袋圖書館: 拼多多拼團的變種
④ 產品迭代
2017年,連咖啡設計了30多款新品,其中防彈咖啡、粉紅椰子水都是小爆款。
⑤ 服務半徑
連咖啡以外賣為切入點,設計了咖啡車間+3公里30分鐘生活圈,還和美團外賣進行深度的流量合作。
3.商業(yè)邏輯
新咖啡,正在與烘焙食品、早午茶、下午茶、輕食消費等年輕人新生代的消費進行深度融合。
未來的咖啡,是以人為中心的,以輕食消費為利潤增長點的新餐飲。
競爭結果
2018年3月12日,連咖啡完成1.58 億元 B+ 輪融資,由啟明創(chuàng)投領投,高榕資本跟投。此前已完成4輪融資,投資方包括戴軍、鐘鼎投資、星創(chuàng)投(由李靜發(fā)起,那英、蔣雯麗、梁靜等人共同參與)和華策影視。
新茶飲:奈雪の茶
“茶飲+ 軟歐包”的生活方式
定位策略
在用戶認知中, 奈雪の茶 的關鍵詞矩陣:
茶飲+軟歐包
女性的第三休閑空間
25-35歲年輕女性的設計美學
經營策略
1.底層邏輯
星巴克的空間感是深色調為主的商務風格。
奈雪の茶,是暖色調為主的休閑風格。
奈雪の茶以20-35歲白領女性為中心,是星巴克的設計美學垂直升級版,追求一種美的生活方式。
2.算法邏輯
① 場景驅動
奈雪の茶門店通常以200平米以上的大店為主,每一家門店都是由國際知名設計師設計的,精心設計符合白領女性需求的生活美學空間。
② 產品研發(fā)
奈雪の茶早期從“茶飲+軟歐包”做雙品類組合輕量級切入,后面就圍繞著“茶、水果、糖、芝士、牛奶”等進行深度研發(fā),先做重、后優(yōu)化供應鏈,把水果與中式名茶融合,把軟歐包與中式餐飲融合,不斷推出茶飲+軟安歐包新品。
③ 文化營銷
奈雪の茶與設計師合作,還與局部氣候等異業(yè)跨界合作,用年輕人熟悉的語言,滲透年輕人生活、社交場景,傳播品牌與城市文化的連接點,與中國茶文化的連接點。
3.商業(yè)邏輯
大型城市綜合體,通常約有40%左右的餐飲?,F(xiàn)在非常明顯的是,10%已經被新茶飲、新咖啡等取代,成為商場吸引年輕人的一種引流手段。
而奈雪の茶,不僅是茶飲,還是年輕女性在三個正餐之外的休閑食品消費的流量入口。
競爭結果
據傳奈雪の茶,先后在2016年底和2018年3月獲得1億元的A輪融資和數(shù)億元的A+輪融資,目前估值達到60億元,成為新茶飲品牌的首個獨角獸。
新輕食: gaga鮮語
“鮮果茶+ 西式輕食 + 社交空間”
定位策略
在用戶認知中, gaga 鮮語的關鍵詞矩陣:
鮮果茶的早期開創(chuàng)者之一
23-35歲之間新消費階層
生活方式: 中高端的茶飲+輕食
社交空間美學: 一家被餐飲耽誤了的設計公司
經營策略
1.底層邏輯
連咖啡、奈雪の茶,或多或少借鑒與對標了星巴克,而gaga鮮語,起步的產品是對標了西班牙國民級飲料Sangria,在產品上研發(fā)出鮮果茶。
gaga鮮語并不是一個新茶飲品牌,而是一個提供優(yōu)質茶飲和健康輕食的社交型輕餐飲品牌。
2.算法邏輯
① 漂流主廚
gaga鮮語不定期的邀請來自全球著名的主廚來交流,并設計一款產品上線銷售。這個明顯就是餐飲業(yè)界的IP合作。
② 場景設計
gaga鮮語在每一個門店的空間設計上都下足了功夫,其中深圳皇庭店還獲得了德國紅點設計大獎。
③ 城市客廳
在深圳知名商場萬象天地,有兩個位置最好的獨棟餐飲鋪位,一家給了星巴克高端子品牌臻選店,另一家就給了gaga鮮語的高端子品牌。
gaga鮮語的門店設計,極度強調都市的氣質,營造都市新階層的歸屬感。
3.商業(yè)邏輯
據傳,gaga鮮食購物中心門店的年平均營業(yè)額在 1200 萬元左右,茶飲單價在 30-40 元,輕食單價為 60 元左右,定位于中高端。
茶飲與輕食的銷售比例約為7:3,日均翻臺率超過 7 次。
gaga鮮食,是一個以新茶飲為流量入口,以新輕食為利潤增長點的新餐飲。
競爭結果
2018年 8 月,獲得了由君聯(lián)資本領投的 1.8 億人民幣的 A 輪融資。
新餐飲 邏輯二
三副餐
新面包:原麥山丘
軟歐包+錯時消費
定位策略
在用戶的認知中,原麥山丘的關鍵詞矩陣是:
更健康的軟歐包
暖男和愛的故事
高大上的線下精品面包店
經營策略
1.底層邏輯
原麥山丘的對標是日式面包的升級版,設計出符合中國人口味、少糖少油的軟歐包。
2.算法邏輯
① 百萬大店
原麥山丘有一個開店標準,每家店要能達到月流水一百萬才開。
圍繞著這個策略,來選品、定價、選址、運營、營銷。
線下門店是用來做場景體驗的,線上門店是用來做客戶沉淀與客戶復購的。這顯然與傳統(tǒng)面包店形成了巨大的差異化經營。
② 單品切入
原麥山丘收入的90%以上來自于面包??蛦蝺r平均約50元,硬是把客單價低的面包做成了輕奢消費品。
③ 跨界合作
原麥山丘在全家便利店試水銷售現(xiàn)烤面包,主要銷售一人食的迷你包。
④ 品牌人格化
面包店都是女性形象居多,而原麥山丘給消費者的印象,往往是大氣、粗獷,于是整個品牌都以暖男為基調進行了重新設計。
3.商業(yè)邏輯
新餐飲的一個大趨勢,就是正餐之外的三個副餐。
軟歐包就是走在正確的消費者趨勢路徑上,是產品驅動型的消費升級,同時是正餐之外的錯時消費。
競爭結果
據傳原麥山丘單店月流水約200萬,一年銷售額1個億。
比較可惜的是,由于投資人與管理團隊在股權分配上有糾紛,整個管理團隊全部離開了,這也給這個品牌帶來極大的不確定性。
新湯品:湯先生 TomsonSoup
湯品 +新零售
定位策略
白領人群全時段消費(女性占70%)
養(yǎng)生湯品
湯品零售化
經營策略
1. 企業(yè)種子用戶
給企業(yè)提供一周“加班湯”,迅速打開消費者市場。
2. 重新定義湯品
除了傳統(tǒng)“湯+飯+菜”,還研發(fā)了湯飲零售產品。
據傳,在40至80平米的門店中,其單店線上線下的日均最高銷售額達到了2.5萬元,客單價35至50元,中午能翻3至4次臺。
3. 產品 IP化
設計湯先生的人物漫畫形象,應用在產品包裝和店內設計元素中,增強消費者對品牌的辨識度和情感交流。
此外,帶有湯先生IP形象的手機殼、T恤、杯子等衍生品也已經在店內售賣。
4. 數(shù)字化運營
湯先生自主研發(fā)的軟件系統(tǒng)旨在打通前廳后廚的數(shù)據信息,詳細記錄客戶線上線下的消費記錄,為產品迭代與經營決策提供支持。
最直觀的成效是通過算法準備每天的湯品量,在單店試驗兩個月后,報損率從7%減少到了3%。
競爭結果
2018年1月,獲IDG數(shù)千萬元A+輪投資,此前獲光速中國領投的A輪、真格基金領投的天使輪融資。
新燒烤:何師燒烤
供給側改革+社交消費
定位策略
西南地區(qū)燒烤連鎖品牌
重新定義燒烤
經營策略
1. 堂食燒烤
長期以來,燒烤行業(yè)給消費者感覺就是路邊攤,做不大,而且經營又苦又累。
何師燒烤的創(chuàng)始人是銀行高管出身,他對燒烤行業(yè)有獨特的視角。
首先一改街邊燒烤店簡陋邋遢的形象,將燒烤店裝修做得精致有格調,把以往只適合做夜宵的燒烤升級成堂食燒烤。
2. 外賣燒烤
燒烤本不在外賣的選品范圍,而何師燒烤創(chuàng)造出“錫紙+保溫桶+手提紙袋”的燒烤外賣品質保障,成功逆襲。2017年外賣突破5500萬,2018年上半年外賣同比繼續(xù)創(chuàng)造了32%的增長、單日外賣突破35萬等驚人數(shù)據。
3. 霸屏燒烤
傳統(tǒng)燒烤店很少有打廣告的。而何師燒烤在美團點評等本地生活服務平臺、新媒體、地鐵、寫字樓等開展了線上線下全方位的廣告營銷和流量運營。
由于品牌曝光大增,不但外賣營業(yè)額不斷上漲,堂食客流也越來越大。
競爭結果
何師燒烤已經成了“西南地區(qū)燒烤名片”,成功地把路邊夜宵燒烤,升級成堂食燒烤,還打破了燒烤不能做外賣的天然缺陷,實現(xiàn)了外賣與堂食相互促進的良性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