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我身上卖力的样子_少妇人妻综合久久中文888_麻豆不能请假的瑜伽课_欧美性色欧美精品视频

年底漲價用妙招,讓顧客心甘情愿多掏錢!

2018-01-31 13:05 concernfood

年底漲價用妙招,讓顧客心甘情愿多掏錢!

上個星期,我又像往常一樣開心的去買那款最愛的肉夾饃,結(jié)賬時,服務(wù)員卻告訴我漲價了。

“幾塊?。?rdquo;“9 塊(漲了 2 塊)。”

“為啥?” “因為我們所有產(chǎn)品都漲了啊。”

......

身為一名顧客的我,真的很不開心。

同樣一個肉夾饃,如果是在這樣以肉夾饃為主的單品店,7 塊漲到 9 塊客人就會覺得貴,如果是在一個正餐廳,7 塊漲到 9 塊客人就無所謂,原因有兩個:

第一,同樣對于一個肉夾饃,顧客的需求不同,一個是解決他一頓飯,一個則是怡情。第二,同樣對于一個肉夾饃,顧客的關(guān)注程度不同,一個是以肉夾饃作為主打,一個只是輔助作用,一個是帥,一個是兵。你去動他的“帥”,對他來說就是致命的,你如果只動一個“兵”,那他還可以選擇無數(shù)其他的兵,或者馬、車、相。

產(chǎn)品的價格往往牽動著兩頭,一個是商家,一個是消費者,這家店就是光顧著自己,把消費者這頭給忽略了。

面對一些不可控因素,餐廳該如何漲價,才能既讓餐廳更好的活下去,又不會讓客人覺得不爽?我們?yōu)槟憧偨Y(jié)了幾個“溫柔”的套路,供你一看。

 

一、怎么漲?

1. 不同幅度

去年,開了十四年的東北家常菜“福祿財”就面臨著漲價難題,因為十四年一直沒漲過價,老板對這事兒挺懼的,為了它丟掉老顧客呢,不劃算;為了怕丟掉老顧客不漲呢,外部環(huán)境已經(jīng)讓它步履維艱。

 

 

如果只是動一個點,可能會達不到漲價效果,但如果動全部,顧客又難以接受。像開頭這家肉夾饃,就是因為太不留余地。有時候,客人不是不能接受你漲價,他其實要的是個緩沖過程。

福祿財取了一個“取中間值”的辦法,盡可能更多的去漲,并在漲幅中找不同。

它把需要漲價的菜品分成了不同檔,并設(shè)置了不同漲幅,1/6 大漲,1/4 小漲,并增加 1/5 的新品,原本價格偏低的,通過大漲來達到市場價,原本價格不低的,通過小漲來減輕顧客感知,再推出一些價格偏貴的新菜,多個動作同時在做,以分散顧客注意力。

 

 

海底撈去年 6 月份的漲價也用了這招,在它的招牌 10 撈中,甚至有的都漲了 16 元,但顧客結(jié)賬時卻“沒覺得貴”。這是因為漲價前,海底撈早已針對菜品的受歡迎程度和剛需程度,進行了細致的價格劃分,漲 1 塊 2 塊的有,漲 6 塊 8 塊的有,漲 10 塊以上的也有,綜合去做,就是沖散敏感感知的前提。

2. 不同力度

只讓顧客不反感、能接受可不行,貼印象分很關(guān)鍵,要在他的感知還沒正式成型之前,把它推向某個極端。

比如你點了 4 道菜,一個菜漲了 1、2 塊錢,同時又推出一個新菜(也是比老菜貴),第三道原本你不太常點的菜也漲了 5 塊錢,即便漲幅不同會沖散他多掏錢的不滿,但多多少少還是不爽的,但這時如果有一個菜跌了 8 塊錢,他的專注點會迅速被拉到這道菜上,如果這恰好是他熟悉的,那么巨大差額會給他造成更深印象。

這時候,整體客單其實還是漲了的,但他反而會感覺便宜了。這就是利用“強反差”的心理,用某種強烈的“得到”感去掩蓋掉“失去”感。說白了就是打一巴掌的同時,請記得給個甜棗。所以在福祿財,它會選擇在不同漲幅的同時,伴隨 1/10 菜品的“大跌”,“香酥老豆腐是我們家賣的很好的一道菜,價格是 16 元,因為很多菜都漲價了,我們就把它降到了 8 元,沒想到的是這道菜銷量暴漲,對其他漲價的菜也沒那么在意了。”福祿財?shù)恼乒窳照f。

它主要指的是借助反作用力,當然也不止包括價格,體驗啊、情感啊什么的都可以,后面我們會說。

3. 不同節(jié)奏

無論你想從一個點沖到多高,懂得克制都非常重要,“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雖然都能發(fā)現(xiàn)問題,但自上而下卻很難修正,就像你撒了個謊,它需要你用無數(shù)個謊再去圓,搞不好還會壞了名聲。

這家傳統(tǒng)老店福祿財雖然在去年集中爆發(fā)了一次大漲價,但這均是無數(shù)次小漲打磨來的結(jié)果。正如琳說的那樣,只有保證 95% 顧客對這種變化沒反應(yīng),她才會繼續(xù)進行下一步。無論是數(shù)量上、漲幅上還是內(nèi)容上,這種循序漸進都顯得很有必要,通過它,你能在更短時間內(nèi)找到那個對餐廳和顧客都好的那個點,因為漲價所要做的事情太多,你只能挑那件最必要的先做。

 

漲多少?

同樣是一份拔絲地瓜,如果你只是多加了點糖、多放了塊地瓜或者更改了供應(yīng)商,那么原本 16 元的地瓜頂多能賣到 20 元。

但如果你換了精致的器皿,出盤時更講究,加了盤飾,放入干冰,并且配上專門的服務(wù)話術(shù),它就能翻到 32 元。

如果你再去挖掘、提煉拔絲地瓜的核心價值,比如我賣的不是地瓜,而是“在一起的甜蜜”,并且從食材到器皿、從服務(wù)到整個用餐體驗都在體現(xiàn)這種感覺,它就能賣到 50、60 元甚至更高。

《一本萬利》書里有個觀點是這樣說的,一家餐廳說白了就是解決一件事情,你解決的是懼食,是美味,還是對體驗的向往。某種程度來說,你解決的事情對顧客來說有多重要,價值有多大,就決定你漲價時的話語權(quán)有多少。

1. 漲“物”價

1 月 18 號,統(tǒng)一對外宣布將會對部分飲品漲價,冰紅茶、綠茶,冰糖雪梨、鮮橙多等,雖然區(qū)區(qū)漲了幾毛錢,卻不得不在各大媒體上各種解釋,什么“成本負擔已到了臨界值”、“已經(jīng)多年沒調(diào)整過價格”、“果汁的壓力太大了”等等,鋪墊超級多。相比 NFC 這種高價果汁,它顯得十分小心翼翼,但這依然不能緩解被拋棄的可能。

因為對消費者來說,它終歸還是一瓶果汁,一瓶只有口感的果汁,可替代性太強。

我曾經(jīng)問過一家賣餅卷肉的掌柜這樣一個問題:你的卷餅那么好吃,量又足又嫩,咋賣這么便宜?他的回答是,不是不想,是不敢,因為自己沒有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漲一塊錢人家就都走了,所以每天只能提心吊膽還賺不著錢。這就是因為他賣的只是“物價”,也是把自己限定到了最難漲價的框里。

2. 漲“心”價

相比之下,海底撈就膽大多了,因為它很清楚,自己雖然在味道上、地理位置上、甚至企業(yè)規(guī)模和品牌上都拼不過對手,但在“對顧客好一點”這件事上,它是同價位無人能敵。這個時候,它賣的東西就超出了火鍋的界定,變成了提供面子,變成了提供一種心理需求,變成了超越物價之上的“心價”。

3. 漲“情”價

當然,比心價更有話語權(quán)的,是“情價”。同樣一瓶礦泉水,農(nóng)夫山泉賣 3 塊,依云賣 15,我敢打賭,依云如果漲到 20 塊錢還會有人去買,但如果農(nóng)夫山泉漲到 8 塊,一定就死翹翹。雖然兩個品牌賣的都是超越物價之上的東西,但農(nóng)夫山泉創(chuàng)造的產(chǎn)品附加值是“有點甜”,而依云創(chuàng)造的則是“青春”。一個是味道的體驗,一個是心的向往,后者比前者的價值顯然更高。

物價、心價、情價,對應(yīng)到餐廳里的,分別就是菜品、體驗、情感,你要漲多少錢,取決于你所提供的東西處于什么位置,越朝物價偏,顧客越對你斤斤計較,越朝情價偏,他越對你無限包容。

所以什么才算是“溫柔”呢?這么看來也很簡單,是一種循序漸進,清晰自己的目標,保持節(jié)奏和力度;是一種善解人意,知道對方的需求點,更知道他愿意為這個需求付多少錢;也是一種不拖沓,一旦看到向上的潛力和苗頭,就立刻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