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廣州天河北繁華的鬧市,媛媛獨自來到自己經營了14年的餐廳,門頭上寬窄上上芊成都串串香古色古香的招牌還在。推開緊閉的鐵門,桌上的碗筷仍擺放得整整齊齊,墻上的涂鴉還是那么栩栩如生,一排排的冰柜還是那么一塵不染,后廚的廚具仍分門別類地各就各位。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得令人心驚,然而如今店里面已經是空空蕩蕩冷冷清清,往日呼朋喚友大快朵頤的熱鬧場景不再。這家熬過了兩個七年之癢的地道成都串串香在每個月近五萬元店鋪租金面前終于頂不住了,成為眾多倒下的餐飲大軍中的一員。再過幾天,這些桌椅板凳鍋碗瓢盆就將追隨新主人而去,媛媛最后看一眼這些陪伴自己走過十四個年頭的老朋友,心里滿是不舍。
十四年前也是這個季節(jié)的,青春靚麗的成都妹子媛媛來到廣州開始自己的追夢之旅。那時候珠三角這片滾燙的熱土是眾多四川瓜娃子幺妹兒向往的地方,廣州包容了來自天南地北的所有追夢者,也包容了來自四川成都的美食。龍口東路地處天河北商圈,離華南師范大學一步之遙,匯聚了眾多都市白領、莘莘學子,媛媛姑娘的腳步停留在了這里,開始了艱難的創(chuàng)業(yè)生涯。
剛開始媛媛經營成都小吃,那時候店鋪租金大概是現(xiàn)在的一半,人工也只有六百塊錢一個月,媛媛既是是老板,又是工仔,什么活都要干。每天一大早起來去菜市場采購,中午十一點半就忙得跟打仗似的,到下午兩點才有機會喝口水。那些年中國經濟穩(wěn)步上升,工廠工人有加不完的班,商業(yè)街店鋪人滿為患,打工仔收入穩(wěn)穩(wěn)的,老板們腰包鼓鼓的。媛媛也不例外,2006——2010年是她生意最好的時候,她用心經營這個店,她每天忙并快樂著。
當然餐飲不能一成不變,也是有周期的,再好的美味吃多了也會吃膩,三年左右就得一換。媛媛的餐廳也經歷了幾次轉型,大的裝修就有三次,每次都要投入幾十萬,2016年開始經營成都串串,這幾次轉型都取得了成功。
然而這次疫情突然爆發(fā),而且來得如此兇猛,令媛媛措手不及,每天如坐針尖。原定2月1日正月初八的好日子開始營業(yè),沒想到街上空無一人,一整天沒有一個客人上門,吃了一個大大的零蛋,這真是前所未有呀!媛媛只有趕緊暫停營業(yè),不然工資都付不起。年前準備的冰箱滿滿的食材也只能倒掉,真是損失慘重。而每個月近五萬的租金,更是令媛媛不堪重負,每天都有被割肉的感覺,血淋淋的受不了。就算再強大的內心,也得有強大的儲備,這樣遙遙無期,何時是個頭?
3月份媛媛嘗試重新開業(yè),可是生意還是上不去,每天來的客人稀稀拉拉,營業(yè)額只有以前的兩到三成。這樣維持了一個半月,每天都是虧損狀態(tài),看不到任何希望,媛媛像很多老板一樣,在門口貼上了轉讓廣告。
餐飲又臟又累,可以說是靠命去賺錢。當然累也不怕,就怕受苦受累不賺錢還要虧本。外行看起來以為做餐飲很賺錢,但那只是毛利,現(xiàn)在租金人工這么貴,外賣抽成那么高,真正的純利又有多少呢?有人可能會問,你開了十多年,怎么幾個月就頂不住了,人家每個月也要家用,也要還房貸,再說三次大裝修又花了多少錢呢?其實2015年就是一個分水嶺,從那以后實體店生意就不好做了。媛媛前去年生意也不怎么好,這次疫情只不過是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好在媛媛運氣還比較好,有個做生鮮超市的老板看上了她的店面,雙方已經談好,再過幾天餐具和桌椅板凳這些東西也有人來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