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小龍蝦。
一年一度的夏日小龍蝦季要來了,小龍蝦,正在成為夜宵攤上聊天時嗑的瓜子。
其實這些“瓜子”,大部分也都是地里“長”出來的。有超過七成的小龍蝦,來自1261萬畝稻田 (2018年) 。而其他如蝦蟹混養(yǎng)的池塘,藕蝦套養(yǎng)的水域 ,三者加起來,也占了小龍蝦養(yǎng)殖區(qū)的絕大多數。
▲ 中國人吃的小龍蝦來自哪?制圖/云金
總之,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小龍蝦。雖然如今全國有21個省開始養(yǎng)殖小龍蝦,就連最北端的黑龍江,也不肯錯過這股浪潮,但小龍蝦的產地,依然集中在水網密布,稻田發(fā)達的地區(qū)。其中,正在重啟的“千湖之省”湖北,年產小龍蝦超過80萬噸,約占全國總產量的一半(49.58%) 。以湖北為領袖,再加上湖南、安徽、江蘇、江西, 全國近94.3%的小龍蝦產量,都被這五省承包了。
能讓現代人心甘情愿放下手機,雙手并用,彈指穿殼,來自江湖的小龍蝦,自有一種起于草莽江湖的魔力。配得了烤串啤酒,搭得起螺螄醬骨。它,就是如今當之無愧的夜宵霸主。
小龍蝦原產于美國東南部,在墨西哥灣,尤其是密西西比河口附近數量很多,最初進入亞洲,是在1920年代,由日本人引入作為飼料使用,而引入中國的確切記錄是1929年在南京地區(qū)。 隨后,它們很快成為入侵物種,在湘、鄂、蘇、贛一帶密布的池塘溝渠里,隨處可見。
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市場上也有賣小龍蝦的,當時的小龍蝦殼厚、肉少,肉柴,土腥味比較重,也沒什么人吃,非常便宜,幾塊錢能買一大盆。家里人買回來,也就白灼或者隔水蒸完了蘸著姜醋汁吃。
▲ 腮白味美的潛江小龍蝦。 圖/《風味人間》
湖北潛江人改變了小龍蝦的吃法 ,“上世紀80年代的湖北潛江,油田家屬們最開始炒制小龍蝦”,《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如此說道,2001年,潛江人更是首先探索出了小龍蝦“蝦稻連作”模式,讓小龍蝦產量暴增。早時候有一家潛江五七油田附近的小菜館,習慣烹制油燜小龍蝦招待賓客。小龍蝦以冰糖啤酒調味,吸滿油脂后,一改以往偏干發(fā)柴的口感,知名的潛江油燜大蝦 ,自此誕生。
▲ 油燜蝦,最入味的小龍蝦!圖/sohu.com
潛江小龍蝦,讓相隔不遠的武漢只有了兩個季節(jié):有蝦子 (小龍蝦) 的和沒有蝦子的。 潛江更是與另一小龍蝦重鎮(zhèn)江蘇盱眙一起,帶著優(yōu)質的小龍蝦,東征上海,北進北京,為“麻小”(麻辣小龍蝦) 的興起打下基礎。
▲ 如今方便易食的小龍蝦尾,成為更流行的小龍蝦吃法。湖北人把吃蝦尾叫吃蝦球,點擊圖片,即刻解鎖潛江小龍蝦球!限時24小時立減十元~
“麻小”真正的興起,跟北京的三里屯和簋街 有關。三里屯酒吧街作為北京最潮的地界兒,前有都市時尚麗人,后有各類名人明星。上酒吧喝酒,可沒有白天去的,一般都是晚上去,一邊兒喝酒一邊兒聊天,越來越嗨,很快就到半夜,等你一出來,餓了,就得吃夜宵啊。簋街離著三里屯近,吃夜宵的,就都往簋街跑了。
于是有飯館開始賣小龍蝦料理,當時這東西物美價廉,怎么烹飪都行,后來飯館老板就發(fā)現,麻辣口的小龍蝦最好賣。
為什么呢?首先,當時川菜在北京開始漸漸流行,大街上出現了好多冠以“成都小吃”的小飯館,麻辣成為大眾喜聞樂見的口味 ;其次,當時小龍蝦的肉土腥味比較重,麻辣口味正好能去腥,并把多余的土腥味給掩蓋住。
▲ 麻辣口味的小龍蝦,更是紅得誘人。
遇熱發(fā)柴的小龍蝦肉,配上麻辣口味與大量的油脂,十分入味,辛辣而麻爽的刺激加上蝦肉的口感,吃著讓人欲罷不能,再來口冰啤酒 ,就更爽了。重口味的東西吃著就容易讓人口渴,更是帶動了利潤豐厚的酒水營銷。
于是,傳說中的“麻小”就火起來了,特別是2003年,本就逐漸衰落的簋街因非典面臨搬遷,簋街花家怡園老板花雷聯合商戶,率先舉辦帝都首屆“麻小”節(jié) ,一舉帶動了簋街乃至北京的麻辣小龍蝦生意。這道菜不僅在北京火,還火遍了全國。
小龍蝦拯救了簋街,簋街的小龍蝦也“端著”了。按只起賣,單價動輒十來塊的簋街小龍蝦,怎么看都已經脫離它“街頭霸王”的草莽本質。要吃地道而價廉物美的小龍蝦,還是得到原產地去,隨著飼養(yǎng)技術的發(fā)展,小龍蝦肉質更肥美,土腥味也變輕了。那么,哪里的小龍蝦最好吃呢?
▲ 中國哪里的小龍蝦最好吃?看看產量Top10就知道了!制圖/Pparika
湖北潛江之外,要說起小龍蝦地道產地,自然首先要說江蘇淮安的盱眙,這里是最早將小龍蝦作為城市名片宣傳的地區(qū) ,網上曾經有個玩笑:“如果不是小龍蝦,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盱眙這兩個字怎么讀。”
盱眙地區(qū)水質清澈,氣溫也適于小龍蝦生長,早在90年代就已經有一定規(guī)模的小龍蝦養(yǎng)殖。2001年,盱眙舉辦第一屆小龍蝦節(jié),將其發(fā)展成一個盛典,也將小龍蝦的名氣推向了全國,故而盱眙也被稱為“小龍蝦之都”。
盱眙本地養(yǎng)殖小龍蝦多是凈水塘養(yǎng),并在塘內種植茭白、蘆葦等植物,讓小龍蝦能夠有更好的棲息環(huán)境,養(yǎng)出來的小龍蝦特征就是“三白” (腮白、肉白、底板白) ,龍蝦晶瑩剔透,呈半透明狀。“十三香龍蝦”,是盱眙的主打產品。
十三香的做法,主要就突出一個多層次的香味。在所選用的十三種香料中,只有八 角、肉桂、小茴、花椒、丁香 等五香是固定不變之外,其它的香則是根據不同的口味而變,也就產生了各地特色的十三香小龍蝦。不過當中最有名的,還看盱眙。
江蘇其他地方,也有很多花樣。常熟沙家浜 ,不止唱得好戲,也做得一手醉小龍蝦,制作方式和醉蟹相似,都是用調制好的腌料腌制小龍蝦,吃起來的風味也和醉蟹相似,但蝦肉的口感和大閘蟹完全不同,可以說是別有一番感受。但需要注意的是,淡水生物生食會有寄生蟲風險,要想嘗試,也要選擇經過超低溫急凍處理的,最大程度降低風險。
地道湖北小龍蝦,除了潛江之外,主要看荊州。
畢竟,全國小龍蝦產量十強地區(qū)縣(市 ) ,荊州地區(qū)包攬前二,位列四席,是絕對的霸主,特別是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期間10萬小龍蝦自荊州“遠征”俄羅斯,更是讓中國小龍蝦世界馳名。
荊州監(jiān)利 的小龍蝦產量,是湖北之首,全國第一。這里以稻田養(yǎng)蝦為主,監(jiān)利政府為打造“中國小龍蝦第一縣”的品牌,大力扶持蝦農,同時也在2017年辦起了龍蝦節(jié),還推出自己獨創(chuàng)的“監(jiān)利龍蝦撈飯” ,現在也是一道網紅菜肴。
僅皮薄、肉嫩而且土腥味小,簡單的做法,最顯鮮甜肥美的本味。
這道清水小龍蝦,對小龍蝦品質的要求最高。怎么吃清水小龍蝦?首先不能錯過的是它的精髓——蝦黃, 打開小龍蝦的腦袋,嗦上一口,滿嘴的細膩甘醇,厚實甜美;再捏起蝦尾 ,要么直接上嘴,用牙沿著蝦尾外殼的側面把每一個節(jié)的結合部咬開,品味沁入蝦體內的汁液,要么輕輕一拉,拔出蝦尾,配上蘸料,緩緩送入口中;吃得盡興,連大螯 也不能放過。這里的肉不似蝦尾肉那么有彈性,是一絲一絲的,勝在比較細嫩,也是別有一番風味。
在湖南恰小龍蝦,那是“湘當饞 ” !
湖南小龍蝦第一縣,是處于洞庭湖區(qū)腹地的益陽市南縣 。這里的小龍蝦雖然屬于后起之秀,但其產量已經超過盱眙位列全國第四。“南縣小龍蝦”已成為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還推出“南縣冰鎮(zhèn)湯料蝦” 成為當地特色菜。
冰鎮(zhèn) ,是出現比較晚的一種做法,一般只放少量的胡椒去腥提味。制作方法是先將小龍蝦爆炒一下,再加鹵湯熬制,蝦熟了后放入冰箱冷藏或用冰塊鎮(zhèn),這種做法的特點是口味清淡,能吃出小龍蝦本身的鮮香味道,但同時對小龍蝦的質量要求很高,如果不新鮮或者土腥味太重就會影響很大。
好的蒜蓉醬,前者的蒜味會更沖一些,而后者更加柔和,還會伴有其他香料的香味。蝦肉帶著蒜香,雖然沒有麻辣口味過癮,但更柔和的香味包裹著鮮美的蝦肉,別有一番風情。
湖南的另一小龍蝦重鎮(zhèn),就是岳陽華容縣 。秘制蝦尾是岳陽本地的獨家味道,天保蝦尾是流傳在岳陽三中附近某條小巷里的江湖傳說。個頭最大且殼薄肉嫩的青蝦,經過油爆入味,每一顆都令人口水直流??谖秳疟拿刂莆r尾,香辣中隱約透著一股酒香,更是誘人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