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開店初期,就抱著最小投入,最大產出的想法,所以對于“性價比”則是他們最關系的。
而實際上這個所謂的“性價比”也只是低價或免費優(yōu)先而已。
以小博大,四兩撥千斤,總想以巧制勝也就成了經常思考的問題和期待的結果。
沒錢人經營
能省則省,是沒錢人經營重慶火鍋底料代加工廠的一貫宗旨。可能這個打擊面有點大,那我改成大部分人的一貫宗旨吧。
同時還有一條,就是只可成功不可失敗。因為他們沒錢,他們怕賠,他們賠不起。
這種思維帶到經營里,因為自己就是在乎低價的人,自然也就能吸引來在乎低價的顧客。
進而掉進價格戰(zhàn)的坑,和對手拼低價。低價又帶來了更大的問題,就是要進一步的壓縮成本,食材品質自然也會跟著降低。
顧客的滿意度也就跟著下滑(這是必然的,越想占便宜的顧客,越挑剔),差評開始發(fā)酵,逐漸的口碑也就不好了。
這時候就更加著急了,店里沒人,來人啊,來人啊,有沒有什么妙招能夠快速來人啊。
結果真找到了,有人說你花錢就能來人,結果錢花了,人來了,可差評更多了。。
最后,最后只能聽天由命了。
有錢人經營
有錢人,本身就有錢,而且在賺到這么多資本的經歷中,大多已經成為了合格投資人。所以在經營的過程中也能夠比較理性。
至少能夠保持最初開店的目標。
在資金的分配上,也比較明確,比如有些常用的硬件設備,就按照投資的思路,一步到位。也知道社會的平均價值,哪些地方該花錢,該花多少錢,心里也都有數(shù)。
更重要的是,他也知道,有消費能力的人,他們喜歡什么,更知道在自己搞不定的時候,去找專業(yè)的人來幫他解決問題。就像打官司要找律師咨詢一樣。
因此,他們在開店路上存活下來的幾率相比于沒錢人來說更高。
是不是奇怪我怎么這么保守,這里按照劇本,不應該是有錢人開店賺的盆滿缽滿嗎?
恭喜你,猜錯了。
敗不敗在己,而勝不勝要交給時間,交給顧客。自己說了不算。
開店成功的標準是盈利,有錢人開店也不一定能成功,因為牽扯的問題多了。
但至少他們會比沒錢人有著更高的成功率。
有沒有錢,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說到這里,也許你會想,那到底有多少錢才算有錢呢?
其實,有沒有錢,只不過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比如說,您只是想做個流動的路邊攤,每天早上賣賣煎餅果子手抓餅,投資兩千塊都用不完,那么您有1萬就是有錢人。
再比如,您想開一家300平米的火鍋店,那么您就算有200萬也不算有錢人,因為整體弄好到開業(yè)需要300萬。
您看,有些做的比較大的品牌,都是由職業(yè)經理人來管理操盤的。
您說這些職業(yè)經理人有錢嗎?年薪幾十萬上百萬肯定有錢了。
但相比于企業(yè)的所有者/大股東來說,可就寒酸多了。
本質和錢沒什么關系
那說了半天不是白說了?
是的,可以理解為白說了。
其實這和錢的絕對值關系不大。重要的是思維,是有錢人的思維,是投資決策的思維。
為什么上面說,有錢人還會考慮各方面的分配比例,應急預案等等問題。
就是因為他們看到過,經歷過,可能他們并沒有賺到幾百萬上千萬,但也許他們幫助過別人賺到過錢,在那個過程中,他們自己的思維也升了一級。
具備有錢人的思維,具備賺錢人的思維,才是關鍵點。本質和有多少錢的關系不大。
最后我把成不成的問題退回給我朋友,他說他考慮一下,自己是否是個能做餐飲的“有錢人”。
如果想做大一點,那投入的就要更多了。動輒幾十萬上百萬。
前一陣一個同學給我說,過完年不想上班了,覺得上班每個月幾千塊錢工資,太沒意思了。年底年終獎還能領個兩萬左右。
加上前兩年攢了點,手里有差不多二十萬,過完年辭職想開個快餐店,問我行不行。
行不行,只是一個結果,或者是一個決策,但分析的過程,絕不是非此即彼的事情。
為了讓我同學對開店這個事情有個基礎的理解,我給他分析了一下兩種人開店和經營的思路,最后把行不行的問題又還給了他,讓他自己做判斷。
沒想到,有錢人和沒錢人開飯店的差別這么大
沒錢人開店
這里的沒錢,確實指的是沒錢,開店是寄希望于本次創(chuàng)業(yè)能夠成功并給自己帶來豐厚的回報。
這一類人,選項目,大概率會選擇超出自己能力范圍的,尤其是資金能力。
比如手上有二十萬,挑挑選選,最終定了一個投資要將近30萬的店,自己錢又不夠,要么貸款,要么去親戚朋友那里借,要么就拉上三五好友作為股東一起開這個店。
也整因為錢不夠,在選址,裝修,設備采購,人員在招聘上面都追求最低成本,或者說思路是“只要能用”就可以,價錢自然是越低越好。
尤其看中“性價比”
比如說選址時候,二樓200㎡月租金只要1萬,一樓100㎡,月租金也要1萬,他大概率會選擇2樓。因為性價比高。
再比如設備采購,同樣的壓面機,有800和1300的,大概率選擇便宜的,因為性價比高,又不是不能用。
諸如此類的事情,都是以性價比(實質是低價)為標準優(yōu)選。直到將店支起來。
有錢人開店
這里的有錢,指的是資金很充裕,而不是只有一點。
手里資金比較充裕的,一般心態(tài)也比較好,這是拿出閑錢來投資,在選址,選品等方面,不急不躁。
針對每一部分,都有比較細的規(guī)劃。對資金也有比較合理的分配。
同時,他們還有一定的風險預案,在那些地方出了問題,怎么應對,大多都提前有準備。
最最重要的,是賬上還躺著充足的預備金,甚至說,已經準備好了虧個一年兩年,錢多著呢,問題不大。
哪怕這個項目瞎了,也只當是交了學費,買了經驗,下次再去試。
他們賠得起,也不怕賠。
沒想到,有錢人和沒錢人開飯店的差別這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