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在這座古老而現(xiàn)代的城市里,你能感受到哪些年的味道?
年近了 肉店老板加班制作“舌尖上的年夜飯”
春節(jié)的腳步越來越近,這幾天,任寶娃的生意也越來越忙。
揉著熬紅的雙眼,年過半百的他累并快樂著。“我做臘腸已經(jīng)十幾年了,每年一進入臘月就這樣,顧客多,生意好,忙得沒時間睡覺。”
年前平均每天賣出150公斤
任寶娃的店在西安市新城區(qū)八府莊,店很小,只有10余平米,兩張案板,兩臺冰柜,一架絞肉機將店里塞得滿滿當當。店面裝修雖簡陋,生意卻相當紅火。“我在這開了8年店,周圍大部分鄉(xiāng)黨都認識我,每年過年都有很多人到我這買臘腸。這是過年待客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都說我灌的臘腸味道好,材料講究,不坑人。”任寶娃向三秦都市報記者介紹道。
也許你“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也許你是土生土長的西安人,西安這座城,不缺歷史,不缺情懷,也不缺年味。
生活在這座城市里的人們是幸福的。即便你聽不到爆竹的聲音,即便你可能過年無法回家,這座城市也會給你一個溫暖的新年。
君不見,西安滿城已高懸紅彤彤的中國結(jié);君不見,街頭巷尾已是寫春聯(lián)備年貨的熱鬧景象;君不見,西安的年味已經(jīng)沁人心脾,看得見,聞得著。
你印象中的年味是什么?是一盤熱氣騰騰的餃子,還是那油汪汪的蒸碗?是家家戶戶張貼的春聯(lián),還是碰見鄉(xiāng)黨四鄰一聲“新年好”的祝福?
一進入陽歷11月,任寶娃的銷售旺季就到了。“好多顧客都會提前訂,年前這段時間生意最好,一天就能賣300斤。最近這兩個月我已經(jīng)賣出去上萬斤臘腸。”年前主要賣臘腸,平日里任寶娃主銷豬肉。“我這大多都是老顧客,平日里很多人都來這買肉。城里人自己灌香腸的不多,但是過年家家戶戶都買。一些老顧客來了開口就買四五百塊錢的,中國人過年講究情懷,臘腸就是大家記憶深處的那份年味。”
顧客們說能吃到年的味道
任寶娃的店是夫妻檔,他負責絞肉,妻子楊銀俠調(diào)味,兩個人再搭著手將拌好的肉餡灌進腸衣里,配合默契。別看程序不復雜,但是做出的臘腸是否可口,里面有不少門道。“我剛開始掌握不準,有時調(diào)得味道偏咸,有時又感覺甜味重了,摸索了一段時間后,我總結(jié)出一套獨家秘方,一斤肉加多少鹽、多少白糖、多少花椒面心里都有數(shù)。”任寶娃向記者介紹,灌臘腸也是良心活,“很多人都擔心臘腸里面的肉是不是新鮮,我的顧客都不用操心這個,大家相信我,我也不能以次充好。顧客們都說,在我這可以吃到年的味道。”
年近了 肉店老板加班制作“舌尖上的年夜飯”
在任寶娃的店里,一串串紅彤彤的臘腸穿上繩子,掛在店外晾曬,在午后陽光的照耀下散發(fā)著誘人的香氣。“甜香的是廣式臘腸,香辣的是川味臘腸,好多顧客都是各種口味都買一些。過年嘛,就是吃個新鮮,吃個多滋多味。”
“這兩個月我基本上每天都是6點起床,晚上12點以后才睡覺。”任寶娃笑稱,別人都說他為掙錢熬紅了眼睛,只有他自己知道,他享受的是這個過程。“我完全可以雇人來幫忙拌調(diào)料、灌腸,但是我不愿意,拌料要使上力氣拌均勻,現(xiàn)在這些年輕人都吃不了這份苦,做不好砸的是我的口碑。”
離春節(jié)還有不到半個月時間,老家在咸陽興平的任寶娃心里也急著辦年貨、回家打掃衛(wèi)生。但他不得不堅守到大年三十那一天。“等最后一批客人取走臘腸,我就可以安心回家了。”